面對疲態畢露的堂會現象,教會領袖要有智慧與創意,因應VUCA(急變、不確定、複雜、模糊) 的新常態,慎思明辨,作好應對。
約翰阿戴爾(John Adair)於 Effective Strategic Leadership 理解「策略」為「領袖的思考」。筆者接觸與服侍不少教牧,常見的限制,就是教牧不自覺為本身事奉之場景設下限制,於是會眾的成長因而受限了。
當教牧認定向青少年講道,一定要淺白而不深奧,很大可能受眾會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況。筆者講道,看堂會場景重要過神學院場景;會眾也要學習神學、教義、倫理、教會歷史等。應用部分可因應受眾(教牧、神學生、會眾等) 而作出調較,觀察與詮釋基本是一致的(我不假設信徒會聽不明白)。
1.確認異象 (Vision)
面對急變世代,不斷有重大突發事件與勢力影響個人與組織的發展。教會領袖要常常反思自問 :「這間堂會或機構存在目的是為甚麽 ?」倘若我們確立群體存在是為上主之使命與榮耀,而我們要達成的方式是多元性。有些堂會選擇狹義理解使命,等同領人歸主;有些會廣義認知使命為「參與上主本身的使命」(如爭取公義、關注環保等)。
地上沒有一間堂會可完全地代理「上主之使命」,不同堂會按其領受、資源與場景選擇不同異象與事工方向。同一區域之內堂會,沒有理由間間都要以中產家庭為其要得著之群體。
繼續閱讀